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與搜尋查詢「增生療法」相符的文章

[尤稚凱醫師] 增生療法激發修復力 肌骨關節疼痛有解

因關節磨損、肌肉痙攣、肌筋膜沾粘或神經壓迫等而造成慢性疼痛的人,有機會根除疼痛嗎?由於韌帶或肌腱等軟組織血流供應較弱,本身修復力有限,增生療法則在於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關節回復穩定、減少神經發炎反應。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現代人因壓力、久坐、長期姿勢不良、陳年舊傷、退化等原因,關節、肌腱、肌肉發生疼痛的機率頗高。「擺脫這些疼痛,可能嗎?」是慢性疼痛患者心中共同的問題。要遠離疼痛,依賴止痛藥絕非上策,激發自身修復力才是王道! 慢性疼痛久治不癒 增生療法帶來曙光 慢性疼痛患者大多先透過藥物與復健治療來改善,但長期下來許多患者的慢性疼痛仍如影隨形,主因在於軟組織未得到有效治療。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受傷後往往不易復元,會逐漸影響關節穩定度,久而久之將引發關節磨損、肌肉痙攣、肌筋膜結締組織沾粘、或神經壓迫等疼痛問題,唯有確實治療軟組織才能根除疼痛,要做到這點, 增生療法 是目前較為理想的作法。 何謂增生療法? 由於韌帶或肌腱等強壯的軟組織血流供應較弱,受傷後本身修復力有限,增生療法(prolotherapy)則在於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使這些強壯的軟組織恢復強韌,使關節恢復穩定,促進軟骨修復。此外, 增生療法 還可減少神經發炎反應,並解除神經壓迫;整體而言可提升生理結構完整性、回復肌肉神經的正常狀態,疼痛問題將迎刃而解。 直擊軟組織病灶 激發自身修復力 增生療法 講究精準治療受傷的軟組織,會透過超音波檢查來評估患部軟組織變化以規劃療程,並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維生素B12、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直接注射至軟組織病灶,以刺激軟組織啟動增生機制,達到自行修復的效果。由於慢性疼痛大多已累積多時,療程至少需四次注射,但仍會視患者情況而做增減。 增生療法應用廣 但仍有不適合者 增生療法 已被應用於肩頸疼痛、五十肩、下背痛、坐骨神經痛、網球肘、媽媽手、足底筋膜炎等,或其他經臨床評估為肌腱、韌帶、軟骨、肌肉或周邊神經問題者。但有些情況並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經手術破壞的組織、肩旋轉肌肌腱嚴重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至於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就和其他注射治療一樣。 增生療法×復健運動 效果更加乘 根據美國佛州疼痛醫學會和菁英診所分別所作之統計,均顯示八成左右的患

[尤稚凱醫師] 腰椎間盤突出 非手術療法可望治癒

腰部椎間盤突出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的主要罪魁禍首,許多人接受藥物與復健治療後,情況往往時好時壞,難免擔心是否遲早得面臨手術。事實上,除非造成急性脊髓或神經根的壓迫、或是椎間盤已破裂,才必須藉由外科手術治療。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根據中央健保署統計資料,2015年國人門診就醫次數前二十大疾病中,「椎間盤突出或下背痛」排名第四,可見飽受坐骨神經痛與腰酸背痛的患者實在不少。 腰部椎間盤突出 怎麼發生的? 腰部 椎間盤突出 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的主要罪魁禍首,尤其常見於腰椎第四與第五節之間、以及腰椎第五節及薦椎之間。至於原因,無論劇烈運動、用力過猛、或突然間受到外力傷害、甚至體重過重或長期姿勢不良等等,都可能引發椎間盤突出症。 腰部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機轉是椎間盤周圍的纖維輪破裂,導致其中的髓核被擠壓出來,進而刺激或壓迫到附近的神經,於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疼痛會由臀部傳到大腿後方、再延續到小腿、腳跟、甚至到腳趾。 非手術增生療法 帶來治癒新契機 當上述症狀出現後,患者大多先接受藥物與復健治療,但情況往往時好時壞,難免擔心是否遲早得面臨手術。事實上,除非造成急性脊髓或神經根的壓迫、或是椎間盤已破裂,才必須藉由外科手術治療,建議其餘患者可接受增生療法,因此獲得改善而不用開刀的案例所在多有。 椎間盤突出治療關鍵在周邊組織,增生療法精準夠力 透過增生療法來治療腰部 椎間盤突出症 ,首重強化腰椎周圍韌帶與小面關節,作法為借助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進行多點注射,將增生藥劑 (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等) 直接注射至腰椎周圍韌帶與小面關節,以啟動修復機制,進而恢復強韌並穩定腰椎,一方面有助於減少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另一方面有助於使突出的椎間盤歸位,進而解除神經壓迫的狀況並改善疼痛。 由於 腰部椎間盤 凸出症可能是多年累積成疾、亦有可能是突然用力過猛或遭受強大外力所致,採行增生療法所需的治療次數原則上為四次,但仍會視患者情況而做增減。 影片:腰椎間盤突出非手術治療新對策 0’00 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與症狀 1’00 增生療法療程說明 1’40 治療後復健運動及注意事項 增生療法 技術攸關療效 有些情況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

[尤稚凱醫師] 對付足底筋膜炎,這招增生修復力

改善足底筋膜炎的傳統治療包括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及足底筋膜伸展運動訓練等,即使如此,不少患者的疼痛依然存在,原因在於肌腱、韌帶與筋膜等疼痛根源並未有效修復。要做到這點,建議可接受增生療法。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足底筋膜炎 的反覆發作像個循環,長時間站/走後會痛,休息後剛起身站/走會痛,接著站/走一會兒疼痛雖慢慢減輕、但時間一長又開始痛。最令患者感受深刻的就是早晨下床時,腳一踩地準備站起的那一刻、或是起身後跨出第一步時會感到腳底一陣錐心的強烈痛楚,令人不禁要問:為何休息後卻不見好轉呢? 足底筋膜 站走時重要的避震器 無論從事慢跑、健行、爬山、或是逛街,最辛苦的莫過於我們的足底筋膜了。足底筋膜由多層纖維筋膜所構成,一端與腳底跟骨相連,另一端呈放射狀向前延伸附著於趾骨,是支撐足弓的重要結構,並給予足弓適度的彈性,功能有如避震器,站立時承受身體的重量、行走時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倘若足底筋膜長期受到過度刺激,即會演變為 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 過度刺激、退化、足弓異常是主因 何謂過度刺激呢?長時間站/走或跑步、某些運動的反覆踩地動作、或是常走健康步道讓足底一直在不該受力的地方受力,都會過度刺激足底筋膜。再者,隨著年紀增長,足弓及足底的韌帶與肌腱開始退化,支撐的作用更加仰賴足底筋膜,刺激必然有增無減。此外,扁平足和高足弓因吸收地面反作用力的調節功能較差,也會增加 足底筋膜炎 的發生率。值得注意的是,穿著不適合的鞋子像是鞋底太硬,也是原因之一。 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 足底筋膜炎 疼痛的特色就是長時間站/走會痛、長時間休息後也會痛。後者最典型的情況就是「早晨痛徹心扉的第一步」,這是由於睡眠時足底筋膜長時間處於休息狀態、沒有機會伸展,在突然間起身時受到猛然拉扯,足底筋膜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張力,以致於馬上疼痛大作。 新式增生療法 從根源解決足底筋膜炎 改善 足底筋膜炎 的傳統治療包括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及足底筋膜伸展運動訓練等,即使如此,不少患者的疼痛依然存在,原因在於肌腱、韌帶與筋膜等疼痛根源並未有效修復。要做到這點,建議可接受增生療法。 影片:足底筋膜炎治療篇 0'11 足底筋膜炎的原因與症狀 1'11 足底筋膜炎的傳統治療 2'00 增生療法的角色 2'45 增生療法如何施作

[尤稚凱醫師] 腰椎間盤破裂坐不住 增生療法修復、強化、穩定

我的一位醫學院同學因運動傷害疑似造成腰部椎間盤破裂,後來情況嚴重到沒辦法坐著,經由手術拿掉椎間盤,情況依舊,深受打擊。後來找我幫忙施以增生療法,治療幾個月後已可維持坐姿超過一小時,比未開刀前的情況還好,讓他更有信心持續接受治療。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治療椎間盤破裂 手術一定行? 我這位同學因一次運動時不小心跌坐造成下背部嚴重疼痛,經核磁共振診斷為「疑似」 椎間盤破裂 ,疼痛持續好幾個月之後略為改善。然而,之後在搬家過程中因搬運不少重物導致舊傷復發,不但疼痛且伴隨左側傳導麻痛,嚴重時連坐都沒辦法坐,嘗試過藥物、復健、和內視鏡水刀處理都無明顯效果,只好選擇開刀,沒想到無濟於事。 從周邊韌帶下手 增生療法立大功 在術後的沮喪日子中,他得知 增生療法 後躍躍欲試,並找上我幫忙。由於他在接受手術時脊椎處被加裝金屬固定物,使得增生療法的注射難以全面,於是我主要施打在髂腰韌帶、薦髂韌帶、及薦結節韌帶,即使如此,他在接受幾個月的治療後已經可以坐著超過一個小時,比未開刀前的情況還好,不再像之前除了站走就只能臥床。 椎間盤破裂須手術比例不高 談到自己同學的案例真是深感「千金難買早知道」,因為 除非能確定椎間盤破裂並掉到脊髓腔、或是嚴重壓迫脊髓才須藉由外科手術來治療,而這樣的比例實際上並不高 ,我這位同學的情況為「疑似」椎間盤破裂,其實仍然可以增生療法作為手術前的最後一線治療,因此獲得改善而不用開刀的案例真的不少。 增生療法治療機轉 何謂 增生療法 ?以腰部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來說,首重強化腰椎周圍韌帶,作法為借助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進行多點注射,將注射藥劑 (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等) 直接注射至腰椎周圍韌帶,以刺激韌帶自行重新修復,進而恢復強韌並穩定腰椎,一方面有助於減少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一方面有助於使突出的椎間盤歸位,進而解除神經壓迫的狀況並改善疼痛。 增生療法也與手術相輔相成 即使有必要進行手術,術後搭配 增生療法 也確實有意義,一方面由於手術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直接破壞病灶附近的肌肉、筋膜及韌帶,術後勢必造成這些軟組織修復困難且強度不足,可能為患者帶來新的疼痛問題。另一方面,由於手術的金屬固定物改變了腰椎正常的力學原理,使得金屬固定物上下方與正常腰椎的交界處,特別容易造成耗損與傷害,更需要強而有力的軟組織來提高腰椎的穩定度。 治療預防並重

[尤稚凱醫師] 足踝韌帶易扭傷 沒痊癒後患無窮

若能在扭到足踝的急性期時即接受增生療法,除了可加快復元的腳步,更能及早杜絕後患。原因在於,倘若足踝韌帶損傷未癒,直接影響到足踝關節的穩定性,除了容易一再扭傷,日後也將導致踝關節炎,更有甚者,會一路往上連累身體其他部份。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足踝扭傷 人人有經驗,但並非個個能全身而退。足踝扭傷會造成關節周圍韌帶損傷,輕則拉傷、重則全斷,別以為不痛了就代表痊癒了,若是損傷未癒,會造成足踝不穩定,不但容易再扭傷,更會引發踝關節炎,甚至一路往上拖累膝關節、髖關節、腰椎、直到頸椎,可謂後患無窮。只要韌帶沒有全斷,透過增生療法都有不錯程度的修復,較傳統復健治療更為到位。 人體最容易受傷韌帶:前距腓韌帶 踝關節內外側都有韌帶包覆,以維持關節穩定,但外側韌帶不如內側韌帶來得強韌,所以當腳掌拐到而「翻船」時,最容易傷到外側韌帶,包括前距腓韌帶、後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三條韌帶,是 足踝扭傷 的三大苦主,其中又以前距腓韌帶受傷機率最高,榮登人體最容易受傷韌帶第一名。 足踝扭傷 傳統療法難治癒 足踝扭傷 依韌帶的傷勢可分為拉傷、部份撕裂、全斷共三級。針對前兩級大多採行傳統的藥物及物理治療,但臨床上常見許多患者治療後雖不再疼痛,久而久之卻漸漸感覺足踝不太穩定,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損傷仍然未癒,由此可知治療不夠到位,要彌補這點,我建議可接受增生療法。至於第三級韌帶斷裂,則唯有開刀才可重建。 增生療法直擊韌帶病灶 較能確效 為何增生療法的作用能夠到位呢?進行增生療法前,我們會先借助軟組織超音波確認 足踝韌帶 損傷處,並在超音波導引下,將注射藥劑 (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等) 直接注射至病灶,以刺激韌帶重新修復,進而回復強韌,踝關節的穩定度也隨之增加了。 足踝關節不穩定 牽動全身 若能在扭到足踝的急性期時即接受增生療法,除了可加快復元的腳步,更能及早杜絕後患。原因在於,倘若 足踝韌帶 損傷未癒,直接影響到足踝關節的穩定性,除了容易一再扭傷,日後也將導致踝關節炎,更有甚者,會一路往上連累身體其他部份,包括: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髕骨外移及髕骨軟化症 髖部:退化性關節炎 腰部:下背痛 其他:肩頸痠痛等 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此外,有些對象不適合接受增生療法,包括軟組織全斷和開放性骨折的傷者、惡性腫瘤

[尤稚凱醫師] 脖子過勞頸椎退化,不只肩頸痛,甚至臉部麻痛

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一定要注意姿勢,因為長時間固定不動,最容易讓頸椎的肌腱、韌帶造成傷害,初期發生肩頸酸痛僵硬時,不應輕忽。若真的發生關節退化或椎間盤突出,甚至是壓迫到了神經時,該如何治療?有減輕疼痛的方法嗎?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一名中年女性長期左臉麻痛,不但影響食慾、說話也口齒不清,並伴隨 肩頸疼痛 與頭痛,卻一直被當成三叉神經痛來治療,也未見任何成效。直到轉至復健科就診才被確診為頸椎退化性關節炎,且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耳大神經的源頭,於是產生左臉麻痛。為了同時解除神經壓迫並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我選擇施予增生療法,兩次治療後惱人的症狀終於消失。 長期姿勢不良 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這名患者頸椎的五個小面關節皆長骨刺(亦即骨質增生),且已產生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 ;此外,核磁共振檢查顯示第二與第三節頸椎之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屬於頸神經叢之一的耳大神經的源頭,因而引起左臉腮腺部位的麻痛。 進一步探究病因,得知患者因工作關係長期重度使用電腦,在此情況下,倘若長期姿勢不正確或長時間固定不動,即會逐漸對頸椎周圍肌腱、韌帶等軟組織造成累積性傷害,影響頸椎穩定度,進而導致關節退化與椎間盤突出。雖然患者常感到 肩頸僵硬酸痛 ,但頸椎的活動度良好沒有問題,因此完全沒想到會是頸椎出了問題。 增生療法穩定頸椎 解除神經壓迫 由於患者長期飽受疼痛之苦,我建議採行增生療法,以儘早解除神經壓迫。至於增生療法的作法,則是在超音波導引之下,直接針對損傷的關節面、頸椎後方韌帶、枕骨後方肌肉群的肌腱等病灶 注射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 ,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恢復強韌、穩定頸椎,並幫助突出的椎間盤歸位,隨之解除神經壓迫並改善疼痛。結果,經過兩次治療,患者的症狀幾近消失。 增生療法 技術攸關效果 有些情況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至於增生療法的副作用,主要為注射後可能出現短暫而輕微的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正確姿勢、勤做運動 遠離肩頸痛 接受增生療法之後,仍須時時防範再次發作,尤其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或脖子前傾等不良姿勢,也要檢視並調整電腦工作環境,更重要的是勤做 肩頸運動 ,放鬆肌肉與加強肌力都要兼顧,才能降低疼痛復發的機率、

[尤稚凱醫師] 腰痛30年都被診斷坐骨神經痛,原來禍首是韌帶撕裂!

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關節面軟骨磨損,所產生的疼痛症狀十分相似,俗稱腰酸背痛,為了確診,我仔細的一一測試,透過行動狀況的判斷,以及借助超音波做診斷性的麻醉來檢查,終於確定了腰酸背痛的原因,進行增生療法的治療。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一位熱愛風景攝影的阿伯,30年來飽受 腰痛 之苦,連走路時都疼痛不已,只能完全放棄興趣、待在家中長期坐臥。這名阿伯長年到處求診總是被診斷為 坐骨神經痛 且治療未果,直到終於確診為薦椎結節 韌帶撕裂傷 ,並接受增生療法精準注射病灶,三次治療幾乎解除三十年疼痛之苦,連阿伯自己都沒想到此生可以再度活動自如且重拾興趣! 腰酸背痛成因複雜 症狀相似病根迥異 俗稱的 腰酸背痛 泛指下背痛和坐骨神經痛,問題主要在於連接脊椎的韌帶與軟組織因受傷或老化而鬆弛或強度不足,影響脊椎穩定度,導致關節面軟骨與椎間盤的磨損;或是因椎間盤突出或腫瘤壓迫到附近的神經而引發坐骨神經痛。這位阿伯的症狀合併有左側腰痛與坐骨神經痛,無怪乎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所致。 抽絲剝繭 病根現形 有鑑於阿伯已接受多年藥物和復健治療未見改善,我先仔細找尋壓痛點並一一測試,在按壓到 薦椎結節韌帶 時,患者的症狀完全顯現,包括下背痛、神經傳導痛、坐著起身的瞬間劇痛、走路痛到跛行、大腿前側酸痛等。為了確診,接著施予診斷性麻醉,亦即借助超音波將麻藥施打在該韌帶,結果所有症狀消失,且患者行走無礙,因而揪出引發疼痛的罪魁禍首即是薦椎結節 韌帶撕裂傷 。 至於實際治療成效,之前患者幾乎無法走路,連趴著都有困難,在經過兩次注射治療後,這些狀況均有明顯進步,疼痛感也大幅降低;在完成三次治療後,患者已可活動自如,幾近痊癒。 增生療法 - 修復及強化軟組織的利器 在治療方面,目前以增生療法作用最為直接,只要將 增生劑 (如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高濃度葡萄糖水等)直接注射在 韌帶撕裂 處,以刺激韌帶重新修復,進而回復強韌以穩定脊椎,一連串脊椎關節與神經壓迫的骨牌效應將會隨之改善。 增生療法 技術攸關效果 有些情況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腰

[尤稚凱醫師] 延緩退化性關節炎,先嚴防膝蓋退化兩大關鍵損傷

有許多原因會造成膝關節的退化,比如說老化、肥胖、外力傷害、運動傷害等等,而這些原因到底對我們的膝蓋造成什麼樣的傷害,使得退化性關節炎那麼容易發生呢?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這兩大重要關鍵角色:十字韌帶和半月板。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我們的膝關節構造非常精巧,尤其,在膝關節內有兩條強而有力的十字韌帶、以及一對半月狀軟骨,在力學上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前者是穩定膝關節動作的首要功臣、後者則是承受壓力的最佳避震器。若這兩組重要零件因運動和外力而受傷,或因經常蹲、跪、上下樓、久坐等形成累積性傷害,卻沒有好好接受治療,將難逃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命運。 前十字韌帶與後十字韌帶的角色 十字韌帶 是連結大腿骨與小腿骨的兩條十字交叉的韌帶,分別稱為前、後十字韌帶,除了促成大腿帶動小腿這樣的連動關係,更可以穩定膝關節,避免當膝蓋彎伸時,大小腿骨發生移位的狀況。一旦十字韌帶受傷,不論前後與輕重,若不及早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勢必將使膝關節變得不穩定,在活動時會感覺膝蓋鬆鬆的,上下樓時也會不舒服,此時退化性關節炎就有機可乘了。 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的角色 至於 半月狀軟骨 ,則是墊於小腿骨頂端關節面上的兩塊軟骨,分別稱為內側和外側半月板,主要功能在為關節面軟骨提供緩衝。正常情況下半月板完全密實粘於小腿骨頂端,因此當膝蓋彎伸超過某個角度、且合併旋轉時,半月板有可能受到夾傷、突出、甚至破裂。一旦傷害發生,半月板將無法分擔關節面軟骨所吸收的壓力,導致軟骨開始磨損,患者在彎伸膝蓋時也會感到關節卡卡。 增生療法拯救膝蓋退化兩大損傷 若十字韌帶撕裂或半月板破裂,不論傷勢如何,很容易導致再度受傷,更會面臨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因此治療必須到位。我建議,若傷勢屬於部份撕裂與破裂,及早接受增生療法有助於加速復元,作法為將 增生藥劑 (如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高濃度葡萄糖水等) 精準注射於十字韌帶撕裂處或半月狀軟骨破裂處,以刺激病灶重新增生與修復。 ▲影片:十字韌帶撕裂傷和半月板損傷 膝蓋退化兩大推手 0'22 十字韌帶介紹 0'31 半月板介紹 0'39 十字韌帶撕裂傷的影響 0'54 半月板破損的影響 1'05 增生療法治療示範 1'54 治療後的復健運動 增生療法須知 增生療法相當安全,副作用僅有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

[尤稚凱醫師] 長年腰痛,原來癥結在髖關節退化!

腰痛、下背痛經常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藉由超音波、X光仔細的檢查,發現了真正的問題在髖關節,由於髖關節受傷的關節囊及周圍韌帶等軟組織,部位較深,傳統的治療方式難以到位,我建議以增生療法注射,更能有效改善症狀。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腰痛,問題不一定在腰 一名患者多年來飽受 腰痛 之苦,主訴為下背痛並感到腳麻,總是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已接受過熱療、電療、牽引、及藥物等治療,仍無絲毫進步。聽完患者抱怨後,決定仔細進行理學檢查,卻未找到任何腰部的問題。 接著請患者翹二郎腿看看,結果疼痛立現,且從腿部延伸到 髖關節 前側;隨之以超音波檢查來確診,果然發現髖關節囊腫脹積水超過0.7公分,且已明顯呈現退化狀態,終於找出了多年腰痛的病根。 退化性髖關節炎症狀難辨 兩個動作找出頭緒 退化性 髖關節炎 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久而久之疼痛感在長時間走路、跑步、或騎單車後會變得愈發強烈,除了鼠蹊部一帶會酸痛外,可能連大腿外側及臀部也會痛。僅管有些患者的症狀並不典型,但只要透過「翹二郎腿」和「抱腳靠胸」這兩項理學檢查動作,若出現明顯疼痛,可初步判定為髖關節問題,再經由超音波和X光檢查即可確診。 增生療法修護、強化、穩定 在治療方面,由於這名患者已疼痛很長一段時日且未接受對症治療,因此直接採行增生療法,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藥劑直接注射至 髖關節 之關節囊及周圍韌帶等軟組織,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進而增加強度以穩定關節、改善疼痛,此外並同時合併關節腔玻尿酸注射以發揮潤滑作用。經過三次治療後,患者反應症狀已改善了八成。 ▲影片:髖部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篇 0’13 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與症狀 1’47 髖部退化性關炎的傳統治療 2’48 增生療法的角色 3’40 增生療法如何施作 4’27 增生療法療程說明 做對三件事 延緩髖關節炎退化 最後要提醒的是,退化性 髖關節炎 患者有三點務必要注意: 避免久坐,久坐時 髖關節 承受較大壓力,容易導致軟骨退化得更快,尤其是坐矮凳子會讓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更增加髖關節內壓力。 應避免從事登山和騎腳踏車,這兩項活動對於 髖關節 的傷害性較大,不然至少要選擇比較輕鬆的路線、且注重適度休息,以將傷害減低到最低。 可向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學習臀部肌肉訓練運動,有助於穩定 髖關節 。 ▲影片:髖部退化性關節炎運動篇 由於

[尤稚凱醫師] 大多肩痛源自肩峰鎖骨關節!包括五十肩和旋轉肌腱撕裂傷

為何肩痛難治?肩旋轉肌腱撕裂傷和五十肩是肩痛常見的診斷,兩者經常相繼發生,但可說都是後果,若追溯前因,禍首大多是「肩峰鎖骨關節不穩定」,卻因常被忽略,而使得不少人的肩痛難以斷根。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一位中年阿姨的右肩疼痛,無法抬手、無法側躺,總是被診斷為 五十肩 ,即使長期治療,仍未見改善跡象;另一位阿伯則因不當健身而導致 肩旋轉肌腱 撕裂傷,在損傷修復後,肩痛依舊。為何肩痛難治?肩旋轉肌腱撕裂傷和五十肩是肩痛常見的診斷,兩者經常相繼發生,但可說都是後果,若追溯前因,禍首大多是「 肩峰鎖骨關節 不穩定」,卻因常被忽略,而使得不少人的肩痛難以斷根。 肩峰鎖骨關節不穩定 肩痛骨牌效應跟著來 肩峰鎖骨關節位於肩胛骨上緣肩峰與鎖骨頂端之相連處,由兩條韌帶負責固定,以維持關節的垂直穩定度,至於水平穩定度的維持則需仰賴該關節周圍的關節囊。若這兩條韌帶及關節囊因受傷或退化而導致鬆弛、發炎,肩峰鎖骨關節即變得不穩定,早期的症狀只是肩膀活動時出現喀喀聲,久而久之就會引發疼痛,甚至演變為肩旋轉肌腱撕裂傷和五十肩,而使得病情雪上加霜。根據我的經驗,大多的肩痛都源自肩峰鎖骨關節,因此在診斷肩痛時不能忽略肩峰鎖骨關節的檢查。 肩峰鎖骨關節 檢查和治療常被忽略 肩峰鎖骨關節不穩定的問題要如何檢查?只要透過超音波動態檢查,即可看出患者在進行肩部活動時,肩峰和鎖骨是否會左右相撞或上下錯位,關節軟骨是否因擠壓而突出、關節囊是否發炎腫脹積水等。像那位阿姨抱怨五十肩好不了,從超音波便發現她右側肩峰鎖骨關節錯位,軟骨不但被擠出來,且已磨損呈不規則狀,關節囊也嚴重積水;至於阿伯,從超音波影像看到之前的肩旋轉肌腱撕裂傷已長好,但因肩峰鎖骨關節不穩定,使得該關節下方的肌腱仍繼續受到夾擠,疼痛不說,將再度造成肌腱撕裂傷。 在治療方面,目前以增生療法作用最為直接,作法為將增生劑(如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高濃度葡萄糖水等)直接注射在負責固定肩峰鎖骨關節的兩條韌帶、以及軟骨與關節囊等病灶,以刺激組織修復增生,一方面強化韌帶進而穩定關節、一方面改善發炎和退化,這樣一來,不但許多肩痛的疼痛根源得到解決,若治療得早,甚至可能避免發生肩旋轉肌腱撕裂傷和五十肩等骨牌效應。 有些情況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

[尤稚凱醫師] 踩背按摩很危險!貪圖舒服恐脊椎滑脫

不論上按摩院、或是在家請小朋友代勞,有些人覺得踩背按摩挺舒服的,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對脊椎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對於骨質疏鬆患者而言風險更高!輕則背部肌肉拉傷,重則造成腰椎後方棘突上韌帶受損,除了下背疼痛,還有類似神經壓迫症狀,包括下肢疼痛、酸麻、無力等,凡有這些症狀,都應儘快就醫。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踩背按摩危機多 脊椎滑脫風險高 踩背按摩可能造成的傷害很多,輕則背部肌肉拉傷,重一點可能會造成腰椎後方棘突上韌帶受損,此時,除了下背疼痛,還會出現類似神經壓迫症狀,包括下肢疼痛、酸麻、無力等:若是嚴重踩傷的話則會造成 脊椎滑脫 損傷,尤其以第四、第五節腰椎滑脫最為常見,可能導致下肢無力與大小便失調等問題。 踩背按摩不但一般人不宜,對於骨質疏鬆患者與脊椎已有狀況的人而言風險更高!骨質疏鬆的患者相對來說脊椎也比較脆弱,踩背勢必會增加脊椎斷裂後滑脫的機率;若本身已經有椎弓斷裂或椎弓骨折等問題,因脊椎已處於不穩定狀態,也非常可能會因踩背導致 脊椎滑脫 。 踩背按摩之後若有不適應該立即就醫並接受X光檢查;如果出現背痛症狀,可能是單側,也可能是兩側,且當背部向後伸展時會使疼痛加劇,則要懷疑有脊椎脫位的情形,必須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等檢查。 早期脊椎滑脫 增生療法可強化韌帶 至於治療,若屬於肌肉拉傷者可以服用藥物並搭配復健治療;若為腰椎後方棘突上韌帶受損,則建議透過增生療法針對受傷部位的每一節棘突上韌帶注射。如造成 脊椎滑脫 ,依嚴重程度可分成五個等級:第一級為滑脫程度小於 25%;第二級為滑脫程度介於25~50%;第三級為滑脫程度介於50~75%;第四級為滑脫程度高達75~100% ;第五級為滑脫程度大於100%。通常症狀輕微的第一和第二級脊椎滑脫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復健或增生注射治療;症狀明顯的第三、第四、和第五級脊椎滑脫則需要手術治療。 影片:脊椎滑脫治療不能拖 0'30 脊椎滑脫發生的原因與症狀 1'05 示範借由超音波定位,以增生藥劑治療 如果平日經常感到腰酸背痛,最好還是就醫,找出問題、接受治療,並依照醫師的建議做適度的運動,切忌採取像踩背如此激烈的按摩手法。至於脊椎的保健之道,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姿勢是否正確、以及使力是否得當,並配合適度運動,持續強化腹肌與背肌,才能預防腰酸背痛。 本文作者:菁英診所復健科尤

[尤稚凱醫師] 足弓不夠強健,膝蓋痛、腰痛、肩頸痠痛將跟著來

足弓異常,可能導致足體內旋或外旋,一路往上影響著脛骨、膝蓋、股骨、髖關節、脊椎乃至肩膀,可能造成全身各部位關節或肌腱發炎的問題,我們應如何自我檢查是否足弓有異常呢?若是有足弓異常又該如何改善呢?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就人體力學而言則是下樑不正上樑歪,意指當我們腳底的地基不夠強健時,會一路往上連累身體其他部份。 足弓異常影響人體地基 足弓不夠穩定的原因可分為低足弓和高足弓。後者通常為先天;前者則除了先天因素之外,還會因後天 足底韌帶肌腱受損 而無法維持一定的足弓高度。 足弓不夠強 拖累膝髖腰 當足弓過低時會導致足體往內旋,連帶使得脛骨、膝蓋、股骨和髖關節往內轉,並使得同側的骨盆歪斜向下,此時,脊椎為了維持站立則會往對側傾斜,這樣一來反而使得另一邊肩膀下垂。 至於足弓過高則恰恰相反,因足體往外旋,連帶使得脛骨、膝蓋、股骨和髖關節往外轉,並使得同側的骨盆歪斜向上,此時,脊椎為了維持站立則會往對側傾斜,這樣一來反而使得另一邊肩膀向上。 當人體力學產生這麼多的變化,將導致下列問題: 足部:前足底痛、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肌腱炎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髕骨外移及髕骨軟化症 髖部:退化性關節炎 腰部:下背痛 其他:肩頸痠痛等 足弓是否異常之簡易檢測法 高或低足弓的診斷除可藉由X光量測角度之外,有個十分簡單的自我檢查法,可雙腳張開與肩同寬站立並請一位親友蹲在後方,以觀察疼痛側的足弓,若從後方觀察到較多腳趾頭外露則屬於低足弓足體內旋的問題、較少則為高足弓。 足弓異常怎麼辦?增生療法提昇支撐力 一、矯正 市面上有各種矯正鞋墊,成品或量身訂做的皆可嘗試,目的在提供高、低足弓良好的支撐,減少異常足弓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然而鞋墊用久了難免會變形,要定期檢視並進行更換或再次塑形。 二、修復 足弓是個拱形構造,內有橫向及縱向的韌帶來支撐,倘若因足弓構造異常而對韌帶造成累積性損傷,韌帶即會變得強度不足,足弓的支撐勢必受影響。修復的方式目前以增生療法作用最為直接,亦即將增生藥劑注射至損傷處,以刺激韌帶重新修復,進而回復強韌,給予足弓良好的支撐。 三、運動 足弓除了靠韌帶支撐外,還需要足夠的肌肉力量來維持,訓練的方式簡單且可獨力完成,如:將毛巾鋪於地面並用腳掌和腳趾抓起、或以單腳站立並用力張開接著收縮另一腳腳趾。 倘若足弓構造異常的患者能夠做到

[尤稚凱醫師] 跑法對了,疼痛不上身!醫師.教練聯手教你慢跑

在現代生活中,「久坐」已成為健康危機,不少人於是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尤其是忙於工作的中壯年人,為了健身與紓壓,開始從事慢跑者不在少數。即使志不在挑戰全馬或半馬,這些中壯年跑者最大的擔心莫過於怕磨損膝蓋或造成其他傷害。面對這樣的煩惱,醫師及教練在此聯手提供技巧,不讓昨日的慢跑成為今日的疼痛。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越野跑國手暨跑步教練江晏慶 慢跑前要做到 一、自我評估: 建議先檢視自身是否已有骨骼肌肉方面的舊傷、或心血管方面疾病、以及從事健走時是否會喘或引發疼痛,若答案是否定的,就適合從事慢跑。 二、平日鍛練: 正式開始前應先透過平日鍛鍊強化核心肌群、臀部肌肉、大腿股四頭肌、以及腳踝部位的肌肉群,如: 比目魚肌、阿基里斯腱等等,這是必要的基礎。原因在於,跑步時每一步落地的反作用力會從足底一路上傳脊椎,透過股四頭肌和核心肌群的良好緩衝才不會造成傷害;而腳踝部位的肌肉強化則有助於每一步落地的穩定度。 鍛練核心肌群最家喻戶曉的方式就是「棒式」撐體運動,作法為雙肘撐地、雙手握拳、腳尖著地,從後腦杓到腳後跟呈一直線,維持姿勢會感覺到腹部、臀部及大腿必須出力,建議視自己能力每日進行數次、每次15至30秒即可。 鍛鍊股四頭肌的方法最簡單莫過「貼牆深蹲」,背貼著牆、大小腿呈九十度彎曲,有如坐在一張想像的椅子上,此法困難度不若真正的深蹲,效果也不錯。 要鍛練踝部的肌群,建議進行「舉踵訓練」,扶著牆或是椅子維持平衡,單腿踮腳,腳跟往上蹬要快、放下著地要慢,連續重複15次再換腳。這個簡單動作能幫助強化小腿、腳踝部分的肌群。 三、正確暖身: 暖身的意義在於喚醒身體機能、幫助肌肉提高溫度並充滿血液、讓呈收縮狀態的肌肉恢復原本的長度,因此務必按順序來做這三項暖身:(1)活動關節:從上肢到足踝一路活動關節,動作要大而慢,讓各個關節適應跑步應有的活動度;(2)走一段路:除了提高肌肉溫度之外,還可改變血液的分佈,讓肌肉有足夠的血液量應付接下來的運動;(3)動態伸展:例如開合跳、高抬腿、抬高膝蓋碰手肘、彎腰手觸腳尖等,可提高心跳率,並讓肌肉正式進入預備狀態。 慢跑時應注意 一、忌空腹跑 跑步時是由體內儲存的肝醣供應能量給肌肉細胞,倘若跑到中途肝醣消耗殆盡則會後繼無力。因此,建議跑前少量進食,不但能支援肌肉更多能量,也能維持血糖的穩定,還可在運動後立即幫助肌肉修復。 二、有傷別跑、別依賴

[尤稚凱醫師] 顳顎關節障礙,說話咀嚼又卡又疼

張口閉口的重要關節「顳顎關節」出了問題怎麼辦?拉耳垂這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舒緩疼痛,按摩附近的肌肉也有些幫助。推薦大家平日多做些呼吸訓練,保養我們的顳顎關節,如果這樣還是沒有改善,建議先就醫確認病因哦。 文/菁英診所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話說民以食為天,萬一吃飯的關節出了問題怎麼辦呢? 顳顎關節 障礙(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簡稱TMD)的患者都知道這是何種痛苦,形形色色的症狀包括張口疼痛、張口困難、張閉口有聲音、顏面肌肉酸痛、咀嚼疼痛、頭痛等,經常有口難言、有口福難享。 先說說當患有顳顎關節障礙問題時可以自行處理的方式 一、拉耳垂:拉耳垂?這不是先生不聽話時該對他做的舉動嗎?其實不只,因為耳垂剛好跟 顳顎關節 附近的肌肉筋膜相連,所以拉耳垂的確是有助於舒緩部分顳顎關節痛的喔。除了拉耳垂,還可以按摩顳顎關節附近的肌肉,也是有幫助的。 二、平常保養還能做一種稱為Kapalabhati breathing的呼吸訓練,也可以做Short foot exercise。(請參考下方影片) 那為何要做這些運動呢?主要是因為顳顎關節—呼吸橫膈系統—內側腳底(脛骨後肌)這些都是解剖列車提到的深前線筋膜相連的系統,所以訓練呼吸橫膈系統和內側腳底也有助於 顳顎關節問題的保養 ! ▼Kapalabhati breathing的呼吸訓練 ▼Short foot exercise 萬一萬一你做了以上這些還是沒有改善,有哪些途徑可以幫助到你/妳? 尋求相關牙科評估是否有牙科方式可以處理。 三叉神經麻醉:因為顳顎關節是它管的(可運用在顳顎關節疼痛問題及三叉神經痛)。 用再生注射療法(使用超音波導引),將藥劑注射到顳顎關節裡(disc and retrodiscal tissue),以促進修復。 推薦的相關文章 瞭解更多 再生醫療/增生療法